查看原文
其他

丹凤首任县委书记胡怡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9月23日在西安不幸逝世,享年100岁

2016-09-29 陕西丹凤

躬耕勤奋兮泽民于众,福祉广洒兮德高望重


来源|网络摘编

相关:1949年7月18日,丹凤县大队成立,县委书记胡怡德兼任政委,县长王庆华兼任大队长,王维连任副大队长。下设2个连。隶属商洛军分区和中共丹凤县委、县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县大队成立后,9月份,在竹林关、寺坪、桃花铺、铁峪铺一带迅速开展了剿匪斗争。时盘踞在该地的李龙青、罗正林等股匪,共260余人,号称鄂陕游击师,经猛烈追剿,先后大小战斗7次,将其大部就歼。据《陕南日报》载:从1949年9月5日至30日,商洛分区及丹凤县人民武装在丹凤县竹林关、寺坪、桃花铺、铁峪铺一带,共消灭土匪220名;生俘官兵188名;缴获八二迫击炮1门,重机枪1挺,机枪6挺,长短枪160支,手榴弹12枚,枪榴弹筒各1,各种子弹12200余发。


老红军、离休干部、原商洛地委副书记胡怡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9月23日下午6时在西安不幸逝世,享年100岁。在得知胡怡德同志逝世的消息后,市委书记陈俊于9月24日专程赶赴省离休干部兴庆路休养所胡怡德同志家中,向胡怡德同志遗像三鞠躬,向其子女表示慰问,就胡怡德同志后事作出安排。9月25日上午,胡怡德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市殡仪馆举行。 
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再生,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孟军,省委老干局副巡视员张涛,市委副书记黄思光,副市长王勇等省市领导,参加了胡怡德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大家肃立默哀,表示对胡怡德同志的悼念,然后向胡怡德同志遗体三鞠躬,并与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胡怡德同志病重期间以各种形式看望慰问,以及逝世后前来悼念、敬献花圈、挽联、发来唁电的单位和个人还有: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毛万春,以及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局相关同志;市委书记陈俊,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光照,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刘荣贤;商洛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商洛军分区、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老干局、市政府驻西安办事处;商州、丹凤、商南、山阳县委、县政府等有关县区、部门、单位以及领导同志等。 
胡怡德同志1917年生于山西省五台县胡家庄一个农民家庭,年轻时就投身革命。抗战期间,他历任五台县四区抗日武装自卫队大队部干事、主任,县武装部青政股股长,寿阳县人民武装委员会政治股股长、委员会主任。解放战争期间,历任晋察冀冀晋二分区人武部政治股股长,晋察冀解放区南下干部团中队长。1948年至1956年,他先后担任山阳县、丹凤县、商南县、原商县县委副书记、书记,商洛地委秘书长。1956年至1960年任商洛地委副书记,1960年至1982年历任商洛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地委副书记,1982年8月离休。2011年4月起享受正省部级医疗待遇。2015年8月,胡怡德同志作为抗战老兵荣获中央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生平

胡怡德是敌后抗日自卫队的一员,他和战友们一起在山西五台县一带用“游击战”屡屡袭扰日本鬼子:炸铁路、割电线,杀汉奸、埋地雷……


前些年他回山西五台县老家,拜访了当年帮助过敌后部队的乡邻和朋友。他总结说,共产党部队当年在被鬼子占领的山西等沦陷区之所以没有被鬼子打垮,主要是群众基础好。


八年抗战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今年98岁的胡怡德就是敌后战场的一员。1937年到1945年,胡怡德先后担任山西五台县胡家庄村抗日自卫队中队长,县四区抗日自卫队干事、大队长,县武装部政治股长,寿阳县武委会政治股长、主任等职,他和战友们一起在山西五台县一带用“游击战”屡屡袭扰日本鬼子:炸铁路、割电线,杀汉奸、埋地雷……当时他的上级是晋察冀二分区武装部。

1948年,胡怡德被组织派到陕西商洛,历任山阳县委副书记、丹凤县委书记、商洛地委秘书长、副书记等职,1982年离休后定居西安。

前些年胡怡德多次回山西五台县老家,并拜访了当年打鬼子时帮助过敌后部队的乡邻和朋友。他总结说,共产党部队当年在被鬼子占领的山西等沦陷区之所以没有被鬼子打垮,主要是群众基础好。


共产党员四舅指引他抗日


胡怡德1917年出生于山西五台县胡家庄村一户普通农家。胡怡德高小毕业时是1934年,当时他已17岁。由于家里无力再供他读书,他只好回家务农。他清楚记得当时山西的督军兼省长是倡导“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脚”的阎锡山。

1935年,阎锡山在山西成立了以“防共”为目的的群众组织“公道团”,18岁的胡怡德被推选为胡家庄村“公道团”副团长。当时共产党在胡怡德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

胡怡德第一次接触共产党人是在1935年秋,一直在外谋事的四舅到胡家小住了几天。也正是在这几天里,胡怡德知道了原来四舅是共产党员,这次回山西是找失散的组织。从四舅的口中,他知道了阎锡山反共时宣传的“共产党青面獠牙”、“共产共妻”都是流言和抹黑。四舅给胡怡德讲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区别,讲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给劳苦大众求解放谋利益。四舅还告诉他日寇侵略中国,血性男儿要为国家效力。胡怡德听得热血沸腾,他当下表示要追随四舅去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

由于种种原因,四舅最终并没有带胡怡德离开五台县,但胡怡德心中抗日救国的种子已开始发芽。

1936年10月,五台县“牺牲救国同盟会”来胡家庄村发展会员,一听说这个组织可以抗日救国,胡怡德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很久以后胡怡德才知道,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的会长虽是此前一直反共的阎锡山,但秘书长薄一波等骨干其实都是共产党人,这个组织的实际领导权一直在共产党人手中。让阎锡山任会长,主要是为了公开活动方便。

不久,国民兵军官教导团来胡家庄村招考学员。胡怡德顺利通过考试。后来他才得知,教导团的主要骨干和政工人员也都是共产党员。


参加抗日自卫队惩处汉奸


1937年8月,从教导团毕业后胡怡德被派往山西岚县土眉镇组织训练抗日武装自卫队。其间他偶然听说共产党在五台县成立了抗日动员委员会,于是毅然回到了五台县。

抗战全面爆发前夕的五台县有三支武装力量,一是共产党在组建的人民抗日自卫队,二是地方武装晋绥军保安队,三是晋绥军新编第二师。回乡后胡怡德参加了刚组建的胡家庄村武装抗日自卫队,由于他有教导团受训的军事经验,被推举为队长。胡怡德说,抗日自卫队当时属于共产党在“沦陷区”的地方武装,和鬼子的主要斗争方式为游击战,同时还有一个主要任务是搜集情报、惩处汉奸。

对于抓汉奸,胡怡德印象最深的两次都发生在1939年。一天,抗日自卫队队员们在夜色中将五六个汉奸抓到新堡村,捆在树上。有人提出枪毙,有人认为浪费子弹,于是汉奸全部用刀子处死。“因为汉奸平时总是带着鬼子欺负中国人,所以尽管是杀人,但大家竟一点都不害怕,都觉得只有这样才解恨。”胡怡德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还有一天夜晚,胡怡德和区委书记、区农会主任等人在当地潭上村将一汉奸从被窝里揪出,然后每人都对着汉奸砍了几刀,认为汉奸必死无疑了才离开。谁料第二天听说这个汉奸并没死,被鬼子送往太原救活了。

胡怡德说当时沦陷区的汉奸很多,抗日自卫队还负责到各村给伪军军属做工作,要他们转告自己在伪军中的家人早日弃恶从善。他还带领群众一道破坏敌伪交通、割电(话)线、埋地雷、散发抗日传单。至于送情报、配合大部队行动等都是家常便饭。


组织人和鬼子争粮食


百团大战前,五台县抗日自卫队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大部队,发动群众在鬼子后方“搞破坏”,比如炸桥梁、割电线。抗日自卫队的破坏让鬼子痛恨不已。所以鬼子对抗日人员采取的政策是斩尽杀绝。

1939年8月的一天下午,胡怡德被鬼子追赶从田堡村跑到新堡村,他爬上一户人家的墙头向院子里的大爷求助,大爷让他进屋躲藏,并让他躺在炕装病,叮嘱他一旦鬼子进来搜查,就说两人是父子关系。结果鬼子没有搜查这户人家。胡怡德至今记得老人姓白,他离开时老人还给他摘了一包红枣。

在胡怡德的记忆中,抗战期间每年夏天最紧迫的事要算“反掠夺”了,也就是和鬼子抢粮食。每次一接到鬼子汉奸要来某村抢粮的情报,抗日自卫队就会安排“坚壁清野”。所谓的“坚壁清野”就是敌人到村子时,大多数人都已按计划转移,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残和维持会的人。维持会往往会用一些秕谷应付敌人。当敌人不满意要逐户搜查时,村外的民兵会按照预定的计划放排枪,然后叫喊着“八路来了!”抢粮的鬼子和伪军往往都会落荒而逃。他们有时还会在敌人抢粮返回的路上设埋伏进行截击,使得敌人一无所获。1944年8月,胡怡德调任寿阳县武委会政治股长。1945年1月,武委会组织军事力量配合太行军分区侦察队伏击一列火车,战斗结束后俘日军军官8人,毙伤敌人60余人,生擒伪山西省政府教育厅行政顾问铃木川三郎。1945年春天,胡怡德说他能明显感觉到日军已到了垂死挣扎的地步。因为当时在沦陷区的敌后,由于抗日自卫队军民的屡屡袭扰,鬼子已出现了“火车走不动、电话打不通、日军不敢单独出门、汉奸不敢欺负老百姓”的被动局面。

几个月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后记:胡老少怀救国大志,气宇轩昂从军。枪林弹雨穿梭,抗战杀敌立功。烽火英雄胆,救国好男儿。雄姿英发,壮怀激烈。历经岁月风雨,铸就铁骨丹心。国家解放,百废待兴。幸君之才为世用,得逢其时任驰骋。大江南北见身影,三秦大地留其名。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躬耕勤奋兮泽民于众,福祉广洒兮德高望重。

陕西丹凤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danfengluntan微信号


丹凤最大综合性资讯平台

原创优秀作品,将推送至今日头条—家在丹凤

联系QQ:2755318016

投稿邮箱:2755318016@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